“这座塔全是石头做的,它在意大利北边,很漂亮的……”
一个小展位旁,一位中文名叫林夕薇的意大利姑娘正在用还不很熟练的汉语向旁边的中国学生介绍着自己的国家,展位的面积不大,却是她足足花了两天的时间设计、布置的,连墙上的照片都是她自己亲自照的,她觉得还不错。
林夕薇一个多月前来到中国,现在是北京交通大学唯一的意大利留学生。10月15日这一天,她要用一整天的时间让身边的同学领略自己故乡的美丽。而和她抱有同样目的的还有北交大来自60个国家的几百名国外留学生。
因为这一天,正是北京交通大学举行第四届校园国际文化节的日子。
办学校自己的文化节
北交大举行第一届国际文化节是在2006年,说起当初举办国际文化节的初衷,该校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刘彦青笑称,那可是“学生的主意”。
原来,北交大早在1954年便已经开始招收国际留学生。到2006年,留学生规模已经不小了。那时北京大学、人民大学等兄弟院校已经开始举办国际文化节,一些参加过的交大留学生回来后总是觉得“心里痒痒的”,便找到学校,要求办自己的文化节,校方经过一番考虑便下定决心:办!
决心好下,但怎么一个办法,却难坏了毫无经验的刘彦青和他的同事,好在学生们的热情弥补了老师经验的不足,刘彦青索性全部“放权”,将大事小情交由学生处理,他们只负责后勤保障。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学生们把第一届国际文化节办得有声有色,学生们大呼过瘾。
就这样,“学校搭台、学生唱戏”的办会模式正式形成,并一直延续到今天,还成为了交大版国际文化节的一大特色。当年,北交大大约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参加了首届国际文化节。如今,这一数字已经翻了一倍多。
“意大利人不讲英语”
既然是文化节,中西文化差异自然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林夕薇尽管之前来过几次中国,但真正求学于此只有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问她有关文化差异的问题似乎有些强人所难。但小姑娘的回答却还算干脆:“意大利人不讲英语!”
见到记者有点发蒙,她乐了。原来,在北京的这段时间,她已经被好几个人问到意大利人是不是讲英语。她向记者“郑重声明”:意大利语虽然小众化一点儿,但还是他们的母语,这是改不了的!
当然,除了误解,中意两国的共同点还是不少的,比如两国人民都很和善,比如两国都有悠久的历史,再比如在两国的一些城市里,交通都是那么的拥堵……
朱利安来自乌拉圭。几年前,时任乌拉圭总统巴斯克斯访华,朱利安手拿国旗欢迎到天安门参观游览的总统,总统见到他手中的国旗,便很热情地和他打招呼。朱利安原想和总统握手,没想到总统一把把他搂在怀里,来了一个热情的拥抱。“这就是中乌文化的差别:中国人很懂礼貌,对长辈讲究礼节;乌拉圭人很随和,不管老幼都这样……”朱利安说着,做了一个大大的拥抱动作,脸上还特意摆出略显夸张的无奈表情。
在记者的采访中,不同国家留学生眼中的中外文化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同,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中国人的热情感染了他们,他们也要将这份热情带回自己的家乡。
文化节上的募捐箱
文化节上,各富特色的异域文化吸引了众多观众。但在参观的人流中,一位满头白发的中国老人却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她不停地穿梭于各个展台之间,和各国留学生热情地打招呼,然后合影留念。
经过交谈,记者才知道老人姓刘,是北交大的退休教师。12年前,老人随儿子到澳大利亚生活,不久前刚刚回来探亲。得知记者的身份后,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人十分激动,滔滔不绝地谈起了海外华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祖国日渐强大的自豪之感。而当记者问她为什么要在每个展台留影时,老人笑道:“我几天后还要回澳大利亚,我要将这份美好的回忆带回去,我还会给我周围的人看这些照片,告诉他们中国是什么样子,中国的大学又是什么样子!”
老人希望带着美好的回忆离开祖国,但有些人希望带走的却不仅仅是回忆,他们想要的东西更加实际,却同样感人。
目前,泰国正遭遇着50年来最严重的洪灾,故乡的灾情也牵动着在异乡学习的几位泰国留学生的心。惠英正在北交大攻读研究生,在准备文化节的时候,她忽然想到该为家乡做些什么,经过和几位泰国留学生的一番商量,一个小巧的募捐箱出现在了泰国的展台上,不时会有学生走上前来,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
“我们已经募集到一些钱了,这些钱会直接交给泰国大使馆的,也算是我们的一片心意。”面对记者,惠英的话语中依然流露出对家乡的牵挂。而尤其令她感动的是,一位身穿和服的日本留学生听说此事后,主动当起了“宣传员”,手捧募捐箱,用甜美的微笑招呼着来来往往的同学。“见到他们受灾我很难过,我想帮助他们,我觉得我们是一家人。”那位日本留学生动情地说。
(责任编辑:华商会) |